close

跟媽媽聊天真的很輕鬆,
沒有太多贅詞以及不可以聊的話題,連髒話都可以痛快的用。

想起那天跟依小莎閒聊,
提到有的時候被害者反而是比較可惡的一方,
因為對方用弱勢的外表來進行強勢的逼迫,
我想這裡講的被害者可能要釐清一下,
這裡是指說雙方之中相對弱勢的一方,容易被塑造成一種被欺負的影像,姑且稱呼其為被害者。

這天,又跟媽媽談論起家裡的事情,
上面的例子完全符合身邊的實際狀況,
我說了半天講不出個所以然,
後來不知道哪根筋不對,
說了以下的比方。

比如說有個俠士,為了要保護老弱婦孺,因此在必要的時候要殺壞人,
而壞人在逃走的過程中,被其中的老弱婦孺給放走了,
大家反而會評論那個殺人的人而不是批評放走壞人的人,
問題是,放走壞人的那個人畢竟才是最可惡的吧!

以前我的個性比較偏向放走壞人的人,
我不喜歡當俠士,
也沒有人喜歡當殺壞人的人,
而且,縱使我不當殺壞人的人,自然也會有人願意起來當,
但是,我變了,
我不想要再當濫好人了,我寧可被誤解或得罪其他人,
甚至縱使不出力也要出聲,
不管怎樣都好過被人家認為是放走壞人的人。

雖然可能現階段的我言行不一致,
但是至少我有這樣的念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ice 的頭像
    Alice

    Alice's Blog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