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天津街藝術村看塗鴉秀。

法國塗鴉大師 Blek Le Rat 現場表演割版塗鴉,
還有國內3位嘻哈少年、Free Art 藝術家現場演出。
我不嘻哈,所以看照片。
小龜拍的: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cindy6&book=43

有現場演唱、街舞表演、藝術市集、法式滾球、小朋友塗鴉白犀牛,還有駐村藝術家的閨房參觀。

感覺離藝術很近,但又害怕這種壓迫感。

其中有一個藝術家 ( 外國人),
他要蒐集各地的民謠,
因此,
會場的服務人員要我們一行五人先在房門外想好一首歌,
進入房間後要唱給藝術家聽,好像還會錄音的樣子,
我承認我很俗辣,不想進去。
怕怕。><

我可以不出聲支持他,但就是無法面對他,給予他第一手的支持,
我其實沒那麼大方,也還沒準備好大方。

有藝術家徵求大家帶一樣具有特殊意義的物品,
跟她 interview,面談中她會拍照,
然後她再把影像製作成明信片。

還有一個藝術家自願幫商家顧攤子,
無論薪資,只為體驗。

台北國際藝術村:http://www.artistvillage.org/default.asp
==============================================================

晚上,看完塗鴉後,我們來到建國啤酒廠。

活動網址:http://www.hwa-shan.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32

不能拍照,寫的很白話,也許有些驚奇但一點也不浪漫,
雖然說是法國藝術家-諾阿歐團體帶來的奇幻旅程。
共有8個不一樣的體驗。

01. 等待
由籃子堆砌而成的牆作為迷宮的起點,
藝術家將一些代表性、象徵性的物品放置在籃子與籃子之間,
拼湊出對於這個 小島 / 酒廠 的見解。

四周的觀眾時而低語、時而竊笑,
此刻的心情不想分享,只想純化心裡最原始的感受。

02. 氣候
藝術家優雅的走著,要我們靜靜的感受,用我們的五官。
走上樓梯,我們站在池子上用籃子鋪出來的露台,上面放著幾張沙灘躺椅,
坐在平台邊緣不怕掉下去,因為椅子都有用魔帶綁住。

隨行的服務人員發給‘保命’探險隨身包:眼罩、耳罩、手套

藝術家要翻譯跟我們說:
帶上眼罩,用心去聆聽整個工廠的生命,
眼睛雖然看不到,鼻子卻也聞到了啤酒香,
摘下眼罩,從相框中看見工廠的另一個面貌,
手套、耳罩沒有用到!

藝術家連説話的時候也很優雅,
要是我懂法文就好了,
我想,直接聽到從他嘴裡說出來的法文,
感受也不一樣吧!

另一個想法是,怎麼我們的啤酒廠會是一個法國人來帶領我們來認識、感受?!
不過這樣也好,藉由這樣的藝文活動,產生不一樣的火花。

其實這是北市文化局邀請諾阿歐團體為台灣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探索任務。
↑上面那個活動網址裡有寫。

03. 意象
接著我們下樓梯,正式走入工廠,
經過好幾個筒狀物,
來到一面用佈告欄排成的牆,上面用錫箔紙貼著,映著大家模糊的臉,
坐在兩個籃子疊起來的椅子上,同樣的不能說話,
每人發給一杯啤酒,裝在小玻璃杯裡,
在啤酒廠裡喝著,甘醇好喝!

04. 畫像
這裡算是驚喜!
來到狹長型的長廊,白色磁磚的方格正好貼上拍立得抓住大家想像門後的情景。

05. 記憶
如同網站介紹的 - 建廠以來的員工名單出現在牆面與天花板
第一位是民國11年12月18日,名字跟職稱不記得。

06. 言語
來到像穀倉的密閉空間,
中央的棧板上放著麵粉袋,四周的棧板供大家坐下觀賞投影,
影片中,啤酒廠員工靦腆不嬌柔造作的說出自己對酒廠的情感。

我急著想坐下但四周已坐滿人,所以我坐在麵粉袋上。

07. 表面
在一個很大的鍋爐表面有著台北城的鳥瞰圖的投影,
藝術家不語,指著一處,表示「那裡」就是「這裡」。

08. 夢想
最後,走進另一個房間,
有兩個鍋爐,
其中一個鍋爐裡,擺放著一台老式電視,還有舊照片,
從裡頭望去,像是探進水塔般。

週遭的桌上擺著為數不少的玻璃罐,
罐裡承載著各式各樣的夢想,
心中的台北城應該是什麼樣?
擁有什麼、缺少什麼、希望什麼?

我忘了翻譯跟大家說要寫下的題目是什麼,
大概就是對於這城市的印象,原本就有的?缺乏的?

總之我急著寫答案,
人情味
正義
勇氣
風箏
太陽
同情心
我寫的。

柯南說她在選美,
因為她寫的是 PEACE 和平。
哈。

最後投入一樣是籃子堆起來的塔,
挑一格把紙張放進去,
結束整個歷程。

迷宮任務結束後,
怎能錯過喝一杯的機會,
好喝,沒話說。

白天晚上都是法國人的展,
是不是所有法國人都跑來啦!
我作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i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